中文不好嗎?
大約十五年前,我剛開始在台灣教英文時,每一間我任教的學校都有一條「黃金規則」:「禁止說中文」。在這些學校中,學生(甚至老師)最嚴重的錯誤,就是說中文。學校的管理者告訴我,千萬不能讓學生知道我聽得懂中文,否則他們就會一直用中文跟我說話,永遠都不會練習英文。
因此,許多學生和老師從小腦中就被灌輸了一個觀念:「中文是不好的」。
這種單語式(只用一種語言)的英語教學方法至今仍然很普遍。事實上,「使用英文」依然是 Englist 課堂規則清單中的第一條。然而,最新的研究顯示,嚴格「只說英文」的教學方式其實並不是幫助學生學好英文最有效的方法,而在我們的教學情境中,中文其實是可以成為一種助力的。
語言穿梭(Translanguaging)
每隔一週,Englist 的所有老師都會聚在一起閱讀並討論與教學和教育相關的書籍與文章。去年,Hatch 先生建議我們一起閱讀一本書,書名是《Foundations for Teaching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 Research, Theory, Policy and Practice》(英文學習者教學基礎:研究、理論、政策與實務),作者是 Wayne E. Wright。這本書是他在加州州立大學富勒頓分校(CSU Fullerton)教育碩士課程中的指定教材,我們之所以選擇一起讀,是因為書中的許多內容都與我們在 Englist 所做的事情密切相關。
書中有一個觀念讓我印象深刻,那就是「語言穿梭(translanguaging)」。這是一種比較新的語言學習與教學理念,吸引我的是,它挑戰了我過去十五年所接受的很多傳統觀念。
理論上來說,語言穿梭的核心概念是:我們的大腦不是把每種語言分開儲存,而是把所有語言整合在同一套系統中,能靈活地在不同語言之間切換,來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理解周遭世界。
作為一種教學法,語言穿梭指的是:允許並鼓勵學生使用母語(在台灣就是中文)來幫助他們學習與理解第二語言(英文)。
語言穿梭的好處
研究人員已經發現,在英語教學中使用語言穿梭有幾個明顯的好處:
- 增加理解與樂趣
允許學生使用母語來幫助理解困難的文章或複雜的觀念,可以減輕大腦的負擔,讓他們把注意力放在課程重點上。像是提供「英中對照詞彙表」這樣簡單的工具,就能大幅提升學生的理解力和閱讀興趣。 - 支持認知發展
在英文和中文之間切換可以提升學生的認知彈性,並幫助他們學會如何運用語言不只是用來溝通,也能用來思考與解決問題。我會設計一個活動,讓學生先用中文解釋某段內容,接著再用英文說一次。這種活動不只訓練學生更深入分析文本,也讓我能判斷他們是否真正理解。 - 提升參與度與投入感
我自己也曾經在說中文時因為無法完全表達而感到非常挫折與尷尬,所以我能理解為什麼有些學生在「只能說英文」的課堂中會選擇沉默或放棄參與。語言穿梭提供了一個包容與支持的學習環境,能讓學生更有自信,也更願意參與課堂活動。讓學生用中文彌補他們英文能力的不足,可以讓他們更自然地做自己,並漸漸學會如何用英文表達自己。 - 增進語言意識
當學生在兩種語言之間來回切換時,他們會開始主動思考語言的結構與詞彙,進而對每種語言有更深入的理解。 - 促進語言遷移與建立先備知識
很多研究都指出,背景知識是影響閱讀理解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透過母語的協助,學生可以將已有的技巧、策略與知識轉移到英文學習上。例如,他們可以運用在中文中已學會的文法規則、詞彙和閱讀理解策略,這樣的轉移可以加速他們的英文學習進度。
語言穿梭的實務應用
在了解語言穿梭的好處後,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我是不是這些年來一直都在「限制」學生的學習?於是我立刻開始在課堂中實踐語言穿梭:例如,在教新單字時附上中文翻譯,並且允許學生在真的需要時使用中文來表達。
目前為止,效果相當正面,我也觀察到了前面提到的一些好處。最明顯的是學生的參與度變高了,課堂互動也變得更活躍。以前那些安靜、冷漠的學生,現在變得更有自信,也願意在口說和寫作中展現他們豐富又有創意的想法。小組討論也比以前更有活力了。以前總是只有一兩個學生在發言,現在每位學生都有貢獻,甚至會有激烈的討論。這些學生從來不是「沒有話說」,他們只是「不知道怎麼說出來」。
關於語言穿梭的擔憂
許多學校管理者、老師和家長會擔心:一旦讓學生在課堂上說中文,是不是就像打開了水閘?學生會不會從此只說中文,不再說英文?
我理解這種擔心。的確,如果我直接告訴學生「你們隨時都可以說中文」,那很多學生可能真的會這麼做。
這也是為什麼「使用英文」仍然是 Englist 課堂規則的第一條。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向學生介紹並引導語言穿梭這件事。
在我的課堂上,我會先強調英文練習的重要性,然後再告訴學生,有時候我會用中文來解釋難懂的內容,他們也可以在真的需要時用中文來幫助理解與表達。我會再三強調:中文只是輔助工具,只能在學習新單字、表達複雜想法,或理解困難文本時使用。
當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時,我會走來走去,觀察學生的對話,確保他們要嘛在說英文,要嘛是在「建設性地」使用中文。
當然,也有學生會測試底線,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偷懶,但我會適時介入,讓大家回到規則上來。實施語言穿梭的初期,老師需要密切注意,但以我目前的經驗來說,這些努力都是值得的。
中文是好的
我們應該要消除「在英語學習環境中使用中文是不好的」這種污名化。根據我所讀到的研究、以及我自己的教學觀察,當中文被用來當作學習英文的工具時,它是有幫助的,是有價值的。
最棒的是——台灣的學生天生就擁有這項強大的語言學習工具,我們只需要讓他們使用它。
– Mr. Jason Chen
研究來源:
-
The Bell Foundation. “Great Ideas: Translanguaging.” Retrieved from https://www.bell-foundation.org.uk/resources/great-ideas/translanguaging/
-
The Bell Foundation. “Translanguaging: How to Use Students’ Own Languages to Enhance Learning.” Retrieved from https://www.bell-foundation.org.uk/news/translanguaging-how-to-use-students-own-languages-to-enhance-learning/
-
Heinemann. “What Is Translanguaging?” Retrieved from https://blog.heinemann.com/what-is-translanguaging
-
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Translanguaging: Theory, Concept, Practice, Stance… or All of the Abov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al.org/wp-content/uploads/2022/05/TranslanguagingTheoryConceptPracticeStance%E2%80%A6orAlloftheAbove_CALCommentary.pdf
-
EAL Journal. “What Is Translanguaging?” Published July 26, 2016. Retrieved from https://ealjournal.org/2016/07/26/what-is-translanguaging/
-
Education Week. “What Is Translanguaging, and How Is It Used in the Classroom?” Published July 2023. Retrieved from https://www.edweek.org/teaching-learning/what-is-translanguaging-and-how-is-it-used-in-the-classroom/2023/07
-
ResearchGate. “Translanguaging and EFL Teaching.”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84131821_Translanguaging_and_EFL_Teaching
-
ScienceDirect. “Translanguaging Pedagogy Creates a Space for Multilingual Meaning Making.”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4717672400052X